老年人突然吐血,可能是牙龈炎、急性糜烂性胃炎、消化性溃疡、食管贲门黏膜撕裂综合征、食管-胃底静脉曲张破裂等疾病导致,需立即采取止血措施,以免大量失血而引发失血性休克。
1、牙龈炎:是指牙龈组织的炎症反应,日常不注意口腔卫生、刷牙方式不正确等,牙结石、牙菌斑等会对牙龈产生刺激,可能会引发牙龈红肿、易出血,刷牙时或咀嚼食物时常常会有出血现象,病情严重时可能有大量出血而引起吐血。需到口腔科就诊,通过洁治术进行治疗,并遵医嘱使用复方氯己定含漱液。
2、急性糜烂性胃炎:可能是物理因素、微生物感染等原因导致胃黏膜多发性糜烂,患者可能会感到上腹部不适或疼痛,伴有恶心、呕吐、胃胀或不适等消化不良症状,严重糜烂或溃疡形成时,可能出现呕血或黑便等上消化道出血症状。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兰索拉唑肠溶片、胶体果胶铋胶囊等药物进行治疗,同时采用电凝疗法、激光疗法止血。
3、消化性溃疡:主要包括胃溃疡、十二指肠溃疡,可能是幽门螺杆菌感染、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、胃黏膜受到消化酶腐蚀等原因引起。最常见的症状是上腹疼痛,患者可能会感到恶心、呕吐、胃胀或饱胀感。严重溃疡时,可能出现呕血或黑便等上消化道出血症状,患者可以遵照医嘱口服奥美拉唑肠溶胶囊等药物进行治疗,同时可以采取手术方法治疗。
4、食管贲门黏膜撕裂综合征:剧烈呕吐、进食过于干硬食物等因素可以导致食管或贲门黏膜撕裂,引起出血和相关症状,如干呕、呕血和剑突下疼痛。医生可能会建议使用一些药物来减轻症状和控制出血,例如西咪替丁片和雷贝拉唑钠肠溶片,能够抑制胃酸分泌,对减轻出血有一定帮助,效果不佳时还可采取微波止血、内镜治疗等措施。
5、食管-胃底静脉曲张破裂:主要是由于门静脉高压引起,门静脉高压常见于肝硬化等肝脏疾病,使得门静脉回流受阻,从而引起食管及胃底静脉曲张形成。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时,患者会表现为呕血或黑便。可以在医生的建议下使用注射用生长抑素、醋酸奥曲肽注射液等药物进行治疗,还可以采取内镜下注射硬化剂、放置压力球囊等介入治疗手段。
除上述因素外,肺结核、肝硬化、肺癌、食管癌、胃癌等疾病,也可引发此类症状,可通过胃镜、食管镜、腹部CT等检查作出诊断,以便于治疗。应注意保持镇静,不可以将血液吞咽下去,以免刺激咽喉、胃肠道等部位,继而加重不适症状。